内外动态:今日LME铝震荡走高。 截至北京时间15:00,3个月伦铝报价2786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67%。 沪铝主力2110合约上涨后回落,最高22075元/吨,最低21675元/吨,收盘价21935元/吨,较上期收盘价上涨0.94%。上一交易日,持仓量293544手,日增7516手。 基差-165元/吨; 沪铝2110-2111月价差25元/吨。
市场焦点:(1)海关总署:2021年8月我国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49.03万吨,环比增长4.53%,同比增长23.99%。 1-8月累计未锻轧铝及铝制品出口量357.54万吨,同比增长14.2%。
现货分析:SMM现货A00铝报价21750-21790元/吨,均价21770元/吨,日涨幅60元。 长江有色金属网报道,货主小幅调整价格,刺激出货变现。 受赠者购买热情不高,往往低价购买。 整体成交量转缓,成交量一般。
仓单库存:沪铝仓单总量78157吨,日减少225吨; LME库存1,334,225吨,日增600吨。
主要持仓情况:沪铝主力2110合约前20名多头持仓173,110手,日增8,134手,空头持仓187,667手,日增3,125手,净空头持仓14,557手,日减少4,765手,多空头寸增加,净空头头寸减少。
市场分析:由于担心新冠病毒Delta变种毒株加速传播将阻碍美国经济增长,市场避险情绪有所升温,美元在非农报告公布后收复失地。 今天美联储将发布褐皮书,投资者将寻找通胀压力和劳动力市场紧张的线索。 近期,受能源消费双重调控和国际事件等因素影响,铝土矿、动力煤等生产原材料供应持续偏紧,价格保持坚挺。 此外,中国铝出口数据有所增加,国家发改委推动绿色电力交易或将提振铝消费。 同时,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持续消耗。 在供需格局变化下,铝价前景依然看好。 技术上,AL2110合约日MACD指标DIFF和DEA运行于0轴上方,绿柱收窄。 操作上,回调时以做多为主。 (瑞达期货)
红叶期货:金属早评0908
有色:
央行:货币政策考量“我们带头”,未来几个月流动性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 欧元区9月ZEW经济景气指数录得31.1,为去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日本第二季度GDP年化增长率为1.9%,而预期为1.6%。 受风暴影响,美国部分州进入紧急状态。 隔夜美元大幅上涨,有色金属走势分化。 铜和铅下跌,铝和锌上涨。
隔夜伦铜大幅下跌收于柱线,今日小幅低开于9332美元。 夜盘沪铜小幅低开,震荡整理,收于20日均线下方68970。 沪铜交投持仓全部下降,市场观望气氛浓厚。 铜价反弹力度不够,中期或将进入区间震荡行情。 沪铜上方压力71000,下方支撑65000。 今日国际铜贴水小幅回落至379点,外围市场走势弱于内部市场。
几内亚政变或对全球铝土矿供应构成隐患。 隔夜伦铝高位震荡,今日小幅低开于2767美元。 夜盘沪铝小幅高开,收于21735小阳。 沪铝成交量下跌,持仓平稳,市场情绪中性。 全球铝需求向好,沪铝中线或将继续震荡上行。 上方压力25000,下方支撑20000。
隔夜伦锌继续反弹收小阳线。 晚间沪锌高开后弱势收盘,在十字小阴线上震荡。 9月已逐渐进入旺季,目前下游需求仍没有好转。 由于钢价高企,镀锌开工率增幅有限。 氧化锌需要稍微修复。 国内不定期限电常态化下,锌价产量释放有限,国内库存下降,现货升水平稳运行,锌价维持坚挺。 但由于国储间歇性抛售,供应增加,锌价上方压力依然较大。 锌价可能呈现区间震荡走势。 关注上方压力位22800。
隔夜伦铅小幅高开,随后以小阴叉收盘,弱势震荡。 晚间沪铅继续小幅走软。 铅矿石加工费止跌企稳,原生铅开工率保持高位,供应相对稳定。 回收利润低迷,但目前再生铅企业生产规模仍有限。 旺季下游铅需求不旺,需求低于预期。 预计国内铅供应压力较大,铅价弱势格局将持续。 但短期铅价持续下跌后,再生铅减产规模预计将逐步加大,铅价或将低位震荡。 (红叶期货)
铝市场避险需求凸显
9月8日消息; 9月初,受大宗商品进口带来的持续通胀压力、海外几内亚政局变化以及国内能源消费“双控”接力限电政策影响,国内铝价加速上涨,创下新高。创15年来新高。 年内增长超过40%。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铝市场面临的价格影响因素将发生哪些变化? 供需基本面能否继续支撑高价? 产业链企业该如何应对? 针对上述问题,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行业分析师,寻求专业解答。
A 几内亚政局发生变化引发铝土矿供应担忧
据外媒报道,几内亚首都9月5日发生军事政变,政变领导人马马迪·敦布亚率领士兵控制了几内亚总统孔特。 在该国的一次电视讲话中,军政府宣布将废除宪法、解散政府并关闭陆地边界。 与此同时,军政府承诺启动全国协商,以实现包容、和平的过渡。 政变发生后,其对全球铝土矿供应可能产生的影响迅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国信期货分析师顾丰达告诉记者,几内亚作为我国最大的铝土矿进口来源国,尤其是这几年在几内亚孔戴政府的支持下,包括以魏桥集团为代表的赢联、中铝、国家电投等多家企业包括几内亚在内的中国铝企在几内亚建设项目,推动几内亚向中国出口铝土矿量快速增加。 仅2021年上半年,从几内亚进口矿石就超过3000万吨。 如果几内亚当地政局不稳定,影响到当地矿石生产、运输和出口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引发对全球铝土矿供应的担忧,从而直接影响短期国际铝土矿价格,推高铝市场原材料成本。
不过,到目前为止,几内亚的军事政变尚未对当地铝土矿等采矿活动产生任何直接影响。 据路透社报道,目前在几内亚投资和开发采矿项目的公司均表示,采矿活动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中国最大的铝冶炼企业中国铝业此前宣布,包括几内亚业务在内的所有业务均正常运营。
梳理几内亚政变爆发以来的消息,几内亚期货分析师王荣认为,目前该国铝土矿生产供应正常。 即使长期担忧依然存在,但现阶段,中国市场铝土矿供应情况并不严重。 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9月6日晚上8点,最新消息是几内亚军政府已解除矿区宵禁措施,并表示将尊重所有采矿协议。 这或许意味着,此次国家的政权更迭对铝土矿生产的影响已经相对有限。
其次,从几内亚铝产业链结构来看,其铝矿石资源无法在当地消化,极度依赖海外出口市场。 而且,该国政府收入的30%来自矿业收入,而铝土矿占矿业收入的60%,决定了无论几内亚政权如何更迭,当局都缺乏限制铝土矿开采和出口的动力。
第三,从季节性角度看,中国对几内亚矿产品的进口量每年第三季度都会逐渐下降,直至10月份触底后再次回升。 近三年8月平均进口量为402万吨,9月进口量为402万吨。 平均进口量235万吨,10月平均进口量252万吨。 如果今年后续几个月的进口量仍高于三年平均水平,则可以确定当地供应完好。
四、就目前国内铝土矿安全水平而言,最新港口库存接近3619万吨(9月3日),氧化铝厂库存4064.82万吨(7月底数据),均处于同期水平。过去的。 在高位时,库存水平相对充裕。
“目前尚不清楚几内亚政变将如何结束。铝行业界的共识是,政变的进展可能会对全球铝土矿资源的后续供需产生影响。” 谷丰达表示,对于中国铝企来说,直接影响到未来进口铝土矿的库存压力可能会加大。 几内亚本来就在飙升的矿石价格也可能受此影响进一步上涨。 目前大部分氧化铝企业的进口矿石库存在3个月左右。 虽然短期内无需担忧,但中长期来看几内亚供应尚无有效替代,需警惕后续铝土矿变动带来的深远影响。
B “双控”和限电下,生产成本相对上升
从国内来看,多位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能源消费和限电政策“双控”已成为推动国内电解铝减产、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 国家发改委8月下旬发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双能消费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一文后,我国双能消费调控压力陡增,一系列后续的连锁反应将对电解铝行业产生影响。 力度也远超市场预期。
东方证券期货分析师孙卫东表示,文件中指出的一级预警省份中,青海、宁夏、广西、福建、新疆、云南、陕西等7个省(自治区)被要求进一步节能降耗。消费强度。 上述七个省(区)是我国铝工业的主要产区。 其电解铝总运营产能约为1668万吨,占全国总运营产能的42.6%。
孙卫东表示,为了降低能源强度或能源消耗总量,我国新疆、广西等电解铝产区出台了具体政策,进一步限制电解铝企业的经营负荷,应对双能源消耗要求。 未来也不排除其他省份。 类似政策或将出台,导致电解铝行业供应短缺进一步加剧。 考虑到开停电解铝装置的成本和风险较高,如果政策出台,关停电解铝装置,铝生产企业不仅要花费2年以上才能恢复生产。 2个月。 同时,还需要考虑启动设备的资金以及未来可能再次停机的风险。 因此,预计8月份以来减产停产的国内电解铝装置年内复产概率较低,风险进一步降低。 国内电解铝供给“天花板”,而我国主要氧化铝产区广西也出现产能削减,将加大来自上游资源的电解铝短期供给压力,推高电解铝生产成本。电解铝在一定程度上。
记者发现,在全国严格管控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产能产量的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8月27日发布关于完善阶梯电价的通知电解铝行业电价政策,自2022年起实施。铝电价上涨最低标准由每吨13700千瓦时降低50千瓦时至13650千瓦时。 2023年,该标准将进一步降低至每吨13,450千瓦时,并从2025年开始继续降低至每吨13,300千瓦时。
新湖期货分析师孙匡文表示,国家发改委推动电解铝行业电价最低上涨幅度不断降低。 一是促进电解铝生产技术的提升,减轻电解铝行业吨铝生产能耗高的压力; 其次,将推动电解铝行业提高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电解铝能源清洁利用,与我国总体“双碳”目标一致; 三是加快淘汰我国电解铝行业落后产能。 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我国铝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金瑞期货分析师高卫红表示,新的阶梯电价政策一方面是考核标准的改变,从铝液交流用电量升级为铝液交流综合用电量,另一方面另一方面,电价涨幅下限不断降低。 据安泰科统计,目前约有12.5%的产能综合用电量高于13650千瓦时,其中4.5%为电网电量。 虽然2022年成本会增加,幅度可能有限,但2023年和2025年能否达到标准具有挑战性,因此长期来看电解铝所需的电力成本趋于上升。
高卫红认为,无论是能源消费“双控”,还是涨价限电政策,对电解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给侧干扰加剧、产量预期大幅下调、电解铝产能过剩等方面。中长期供给可能进一步收紧。 他预计,2021年受上述两个因素影响的电解铝产能将接近250万吨/年,而这些受影响的产能短期内无法快速恢复生产。 从推算结果看,年内我国电解铝因多种因素减产规模预计较年初进一步减少100万吨以上。 因此,电解铝供应持续紧张构成支撑铝价的主要因素。
孙卫东表示,阶梯电价是政府这几年一直在推动的一项政策。 国家发改委最新政策影响最大的一点是“严禁出台优惠电价政策”和“加强自有电厂管理”。 由于电解铝企业是我国的用电大户,电厂往往给予电解铝企业较大的电价优惠。 但这与国家双碳政策的初衷相悖。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电厂普遍亏损严重,而电解铝企业利润处于历史高位,国家正在刻意引导利润合理分配。 同时,国内电解铝企业自备电厂占比较高,不少省市并没有按要求收取政府资金、政策交叉补贴等费用。 优惠电价的取消和自有电厂的整顿将显着提高电解铝行业的成本中心,保守估计为每吨1000-2000元。
C金九银十面临考验,下游关注风险管控
铝价高位背景下,行业上下游企业利润分化明显。 电解铝行业平均利润达到6000元/吨以上。 企业盈利能力突出。 但部分下游企业因未参与套期保值而使用了铝。 成本压力激增。 面对当前铝价高企以及金九银传统消费旺季产业链的避险需求,分析师为铝价后市及产业链企业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从行业盈利情况来看,艾泽咨询表示,2010年至2020年,吨铝利润突破2000元的时间只有四个月,目前的高利润状况已经持续了一年多。 目前,每吨铝利润已超过2000元。 行业平均利润仍在6000元/吨以上。 考虑到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现象是不可持续的。 从成本面来看,在中央的指导下,近期各地纷纷出台煤炭供应保障政策,国家发改委陆续核准了多个煤矿。 预计未来煤炭供应紧张状况将逐步缓解,电解铝自备电厂电价或迎来下降; 年底前仍有350万吨新增铝产能等待释放。 与此同时,前期停产的海外氧化铝企业也将稳步恢复生产,产能超过200万吨,氧化铝供应将恢复过剩。 因此,他们认为成本端对铝价的支撑可能会减弱。
孙卫东表示,当前铝市场基本面呈现供需疲软的局面。 由于铝价高企,订单不足,下游接货意愿很低。 但由于“双控”和限电的影响,供给侧也造成了大量损失。 铝市场供应缺口仍较大,且未来缺口可能会扩大。 加之目前国内库存和仓单水平较低,目前铝价的基本面支撑依然较强。 但在供给端对价格注入一定预期的背景下,消费端后续表现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当前价格过度上涨,对下游采购意愿造成严重打击。 铝棒加工费已降至冰点。 因此,9月消费淡季能否顺利恢复至关重要。 需警惕旺季效应逐步减弱、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风险。
从消费表现来看,艾泽咨询表示,通过对下游不同消费领域的调研,虽然上半年加工厂整体订单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但进入7月后开始出现分化,建筑型材企业下滑明显。 华东地区整体订单下滑率在20%至30%之间。 华南地区的一些小型工厂甚至因高价原材料压力而被迫暂时停产。 虽然板带材订单相对稳定,但也要看到汽车产销量逐月呈现边际下滑趋势。 预计8月国内车市销量同比下降20%以上,短期内难以改善; 而代表房地产用铝量的新开工面积已连续几个月低于去年同期,7月份单月降幅更是高达21.8%。 两个传统消费领域均出现消费疲软迹象。 总体来看,他们认为年底前铝市大概率维持高位盘整走势,但过度上涨已呈现非理性现象。 进入2022年之后风险将逐渐显现,相关风险点也值得注意。
“虽然金、九、银传统旺季即将来临,但近年来淡旺季消费差异趋于减弱,而铝价的快速上涨无疑对短缺消费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铝价的快速上涨,导致下游加工厂陷入亏损,终端市场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快速上涨的成本。” 因此,孙匡文预计消费反弹的时间点将会推迟。 中期来看,房地产调控政策虽然在收紧,但仍处于完成周期。 房地产市场对铝消费来说仍然相对有弹性。 出口的持续增长和新能源领域消费的加速增长将弥补汽车市场消费的不足。 因此,预计旺季消费仍将温和回升。
对于后市,孙卫东认为,市场需要关注几个变量:一是供给端年内可能仍会受到“双控”和限电影响,引发较大扰动; 其次,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随后或将出台相关政策稳定铝价涨幅; 第三,欧美流动性逐步撤离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四是电解铝企业成本逐步上升,未来氧化铝价格仍将有一定幅度上涨。 力量。 他表示,下游企业目前面临很大的成本上涨压力。 虽然近期铝价上涨较快,但不建议盲目参与买入避险。 企业应结合订单情况,利用铝价回调的机会,进行适当的套期保值,以缓解部分成本上涨。 压力下,建议增加库存,防范涨价风险。
谷丰达表示,在不存在宏观系统风险的前提下,以铜、铝为首的有色金属价格仍有较强的结构性支撑。 预计黄金、白银及十种有色金属价格仍将高位震荡,走势偏强。 短期铝价面临大箱体上方阻力21000元/吨。 若突破则将向23000元/吨附近迈进。 需重点关注铝价能否提前确定中长期趋势向上突破的成交量支撑。 他建议相关行业可以加强对生产利润的套期保值操作。 普通机构和投机者宜在回调期间买入,并注意仓位管理风险。
最后,艾泽咨询认为,电解铝供需失配的状况短期内难以缓解。 可以考虑增加储备,引导企业合理有序进口,缓解供需矛盾。 中长期来看,一方面,建议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再生铝产业合理有序发展,增强其对原铝的替代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从定价机制上提供一些指导,后期建议可以逐步引导流通量大的初级加工材料产品的期货上市交易,形成相对独立的定价体系,减少对原铝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