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在铝合金中形成VAl11难熔化合物,在熔炼和铸造过程中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但其作用比钛和锆小。 钒还有细化再结晶组织、提高再结晶温度的作用。
钙在铝合金中的固溶度极低,与铝形成CaAl4化合物。 钙是铝合金的超塑性元素。 大约含有5%钙和5%锰的铝合金具有超塑性。 钙和硅形成CaSi,不溶于铝。 由于硅的固溶量减少,工业纯铝的导电率可略有提高。 钙可以改善铝合金的切削性能。 CaSi2 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铝合金。 微量的钙有助于从熔融铝中除去氢。
铅、锡和铋元素是低熔点金属。 它们在铝中的固溶度较小,稍微降低合金的强度,但可以改善切削性能。 铋在凝固时会膨胀,有利于补缩。 在高镁合金中添加铋可以防止钠脆。
锑主要用作铸造铝合金中的变质剂,很少用于变形铝合金中。 仅在Al-Mg变形铝合金中替代铋以防止钠脆。 一些Al-Zn-Mg-Cu合金中添加锑元素,以改善热压和冷压工艺的性能。
铍可以改善变形铝合金中氧化膜的结构,减少熔炼和铸造过程中的烧损和夹杂物。 铍是一种有毒元素,可引起人类过敏性中毒。 因此,与食品和饮料接触的铝合金中不能含有铍。 焊接材料中的铍含量通常控制在8μg/ml以下。 用作焊接基材的铝合金也应控制铍含量。
钠几乎不溶于铝,最大固溶度小于0.0025%。 钠的熔点较低(97.8°C)。 当合金中存在钠时,它在凝固过程中被吸附在枝晶表面或晶界上。 在热处理过程中,晶界表面的钠形成液体吸附层。 当发生脆性开裂时,会形成NaAlSi化合物。 没有游离钠,不会发生“钠脆化”。 当镁含量超过2%时,镁夺走硅并析出游离钠,产生“钠脆”。 因此,高镁铝合金不允许使用钠盐熔剂。 防止“钠脆”的方法有氯化,使钠形成NaCl并排入炉渣中,加入铋形成Na2Bi并进入金属基体; 添加锑形成Na3Sb或添加稀土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