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调查了巴西、中国、日本、美国和欧洲这五个主要市场的铝罐、玻璃瓶和塑料瓶的报废处理损失和闭环系统,包括收集、分类、再加工和热处理。 等人发现,铝罐的回收率达到71%,相当于每3个铝罐中有2个被回收并制成新产品。 其中,一份在60天内再次制成铝罐,另一份则制成其他产品。 塑料瓶和玻璃瓶的回收率仅为40%和34%。
研究发现,铝罐在回收价值链的各个阶段都比玻璃瓶和塑料瓶表现更好。 在其使用寿命结束时,铝罐的收集率高达79%,而玻璃瓶和塑料瓶的收集率仅为51%和61%,即更多的玻璃瓶和塑料瓶被填埋; 而一旦收集到回收系统中,铝罐的分选、再加工和重熔效率高达90%,而玻璃瓶和塑料瓶的分拣、再加工和重熔效率仅为67%和66%,即玻璃瓶和塑料瓶的损失回收系统中的塑料瓶是铝罐的三倍多。
20世纪50年代,为了改善啤酒风味,让包装更加环保,库尔斯啤酒公司首先批量生产铝罐。 可以看出,这款开创性产品多年前开发的环保目标仍在实现中。
全球知名铝包装供应商鲍尔公司全球公共事务副总裁Ramon Arratia表示:“可以说,铝是循环经济的首选材料,特别是在回收过程中的碳减排方面过程。” Alumina Limited集团战略和业务发展主管Andrew Wood表示:“这(铝罐在回收方面的出色表现)可能会推动对再生铝和原铝的需求。”
研究指出,目前还没有饮料容器材料得到完全回收,并建议通过实施“押金返还制度”进一步降低铝的损耗率。 “环保押金制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需要缴纳押金,喝完饮料后退回瓶、罐以兑换押金。 该系统旨在促进饮料容器材料收集系统的建设。 诺贝丽斯执行副总裁兼欧洲总裁 Emilio Braghi 表示:“建立收集和分类系统对于提高循环性和释放无限可回收材料的全部潜力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政策框架来激励真正的回收和循环系统,以便饮料容器在其使用寿命结束时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回收而不会造成质量损失。 铝非常适合多次回收。 我们需要转变思维,将废物视为宝贵资源,重复利用现有材料生产新包装,从而节省宝贵的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这项研究由国际铝业协会委托知名研究机构Eunomia Research and Consulting完成。 据介绍,该研究是首次对不同地区三类饮料容器的回收和损失水平进行全面分析的公开研究。 本次研究选取的五个国家和地区,巴西、中国、日本、美国和欧洲,覆盖了全球约70%的铝罐市场,约70%的碳酸软饮料、水和热灌装塑料瓶市场,约占全球铝罐市场的 50%。 玻璃瓶市场。